雲林溪源自古坑東和,流經斗六市區,於大北勢匯入虎尾溪,雖非壯闊大川,卻是見證歷史的城市之河,歷史上也可見許多與雲林溪相關的史料與記憶,不失為觀察斗六地區發展的側記。
西川滿為日治時期重要的詩人與小說家,也是《文藝台灣》的靈魂人物。《文藝台灣》是太平洋戰爭時期台灣重要的文學刊物,內容著眼於呈現內地「旅者」眼中的台灣,具有耽美的鄉土味。不過隨著戰爭的進行,內容也不可免的向「皇民文學」傾斜。
西川滿的〈雲林記〉,共分為五個篇章,第一為「斗六大橋」,講述其於雲林溪畔欣賞風光,以及參觀陳林氏寶宅的過程。第二篇「芳春曲水」,講述西川滿與梅里氏(鄭津梁,斗六街長鄭沙棠之子)拜訪斗六鄭家曲水園。第三篇「義賓閣上」,主要描述斗六市街的景觀。第四篇「番社界隈」,簡要講述斗六日治初期的歷史及一些地名的由來。第五章「路門離愁」,講述在雲林溪畔散步的隨想及所見。
整體而言,西川滿以偏向散文的形式講述了其遊歷斗六的見聞。雖然筆法文學性,卻可見到當時斗六的環境與「旅人」的遊歷,尤其雲林溪兩岸在當時遊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西川滿的〈雲林記〉,可說是為日治時期斗六的樣貌,留下最詳盡的記錄。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