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編號:1010428
照片中可見一名婦女蹲踞在溫泉小池畔,溫泉池中可見兩顆雞蛋。地熱谷在尚未整治前,並未設置柵欄,遊人可直接靠近溫泉出水口,也因此多有人員掉落滾燙的溫泉池中受傷的事件。
背面寫「60年2月14日 新北投溫泉源地,硫黃泉水滾熱,可以煮蛋。」
地熱谷與青磺泉
新北投的溫泉,主要是來自地熱谷的青磺泉,根據研究,青磺泉是地下水在地底下加熱翻滾了兩萬年之久,溶入許多礦物質,包含具放射性的鐳元素,在經由地熱裂隙冒出,成為珍貴天然的湧泉。在伊能嘉矩的調查中記載,平埔族群的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傳說地熱谷的蒸氣是因女巫施法而來,因此稱北投為「Patauw」,即女巫之意,因此早期的原住民將此地視為禁忌之聖地。1697年,郁永河受命來到北投採硫磺,根據北投硫穴記中記載,他應該也到達過此處,但由於採硫磺在當時是一件危險的工作,早期漢人也無法引導溫泉水灌溉開墾,於是不稱之為溫泉,則稱之為毒水。直到1893年,德國硫磺商人奧利開設溫泉俱樂部,以及後來的日本人來到這裡帶入溫泉文化,才開啟北投的溫泉事業。日本人稱此地為地獄谷,國民政府後,此地發展了煮蛋的國民娛樂活動,在地熱谷外不只賣雞蛋,更賣芋頭,玉米提供遊客DIY等,北投古早味滷味雞腳張也是在此販賣的店家。由於日本時代原名地獄谷有所忌諱,因此將其改名較為好聽的「地熱谷」沿用至今。1993年,因煮蛋而頻傳意外事件,因此政府主動禁止此項娛樂,並將周圍改造成今日有圍欄之模樣,雖能避免憾事再生,但也讓人感嘆無法輕易親近體驗溫泉。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