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景美隆德天下社區周邊基地變遷

景美隆德天下社區周邊基地變遷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景美隆德天下社區周邊基地變遷

隆德天下社區所在地,最早是屬於新店溪與景美溪圍起來的沙洲,以前稱為下溪洲。臺灣光復初期仍少有人居於下溪洲仔,民國48年10月國防部總務局與臺灣省政府農林廳蠶業改良場簽約,有償商租借溪洲段桑林4甲2分多土地,用以興建辦公室、眷舍,此後才有國防部、陸軍、聯勤總部、少康辦公室等單位及其人員、眷屬先後來此落戶,漸形成崇德、隆盛、建新及少康退舍等眷村。

下溪洲仔地勢較低,每逢颱風季節難逃水淹之災,國防部等單位都需出動士兵、車輛將村民撤至地勢較高的武功國校或國防部營區。民國53年由陸軍33師工兵營興建堤防,水患稍解。堤防以土石堆疊夯實,外覆鵝卵石、內面則為水泥舖斜面,高約2人、寬可通單向通行車輛小型車。行人從溪洲仔上土堤,北可通公館師大分部一帶,南至景美萬慶巖附近。土堤完成後為眷村民眾往來通行、休閒散步及看煙火之所,但堤外高荒灘地仍多雜草、沼澤。後於民國77年改建為水泥堤防,上層興建水源快速高架道路,堤外整建為福和河濱公園。

民國69年起溪洲景美溪河道闢建公園,舊河道埋箱涵整建成萬康公園(後改稱萬和1、2、3號公園),75年增建萬年公園,之後繼興設圖書館、游泳池,成為宜居的住宅區。而後眷區平房經規劃興建,改建為「隆德天下」集合住宅,民國96年4月開始施工,99年竣工,成為現代化住宅大樓,分13棟,也大幅改善居民生活品質。


地圖來源:台北市都市發展局網站「台北市歷史圖資展示系統」民國58年版及106年版地形圖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劉宗憲、何文賢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