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港口宮

跟臺北港口宮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臺北港口宮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宮主陳屋是臺北市人。民國三十八年(1949)時,就已經住在現址。因為與神有所感應,方才為神效勞服務。四十多年前,他到嘉義東石鄉的港口宮,用分靈的方式,新迎請媽祖神像前來供奉。等到房子改建後,分配到現在的家屋,方才遷入現址。

目前最主要的活動就是為小孩收驚、夜哭等事。每年三月廿三媽祖生日前後,一定組團到南部東港的港口宮(本宮)、北港朝天宮、朴子配天宮、溪北的六興宮等大廟、名廟進香。

每年農曆三月廿三是媽祖誕辰,七月中元一定舉行普渡儀式。把收驚所得的費用,依一定比例節省下來。幾年下來,仍舊一文不名,兩袖輕鬆。

中元普渡所購置的白米,一共一千斤。轉送嘉義私立嘉義教養院。一年一次。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北港口宮 / 撰寫者: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26803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資料詮釋作者:臺北市松山區公所暨松山社區大學《松山區志》編撰團隊(主編撰:松山社區大學校長蔡素貞博士)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