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賊仔市內巷咾咕石聚落

賊仔市內巷咾咕石聚落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賊仔市內巷咾咕石聚落

鹽埕庄聚落老屋。由日治初期「台灣堡圖」所示,前清治理下的鹽埕屬於瀨南鹽場,包含兩大聚落,約以今日南北大溝為界,以北,靠近今日壽山山腳,為鹽埕埔庄。以南,則靠近今日愛河河岸,被稱為鹽埕庄。1912年起,日本政府於打狗港實施第二期築港工程,並利用港內泥沙填覆三塊厝以西之鹽田和魚塭等地,範圍擴及鹽埕庄、苓雅寮及戲獅甲一帶。其中,最核心的海埔新生地即為今日的鹽埕全區,境內設置鹽埕町、榮町、入船町、堀江町和北野町等五個町區。鹽埕庄即位屬北野町五丁目一帶。

由於鹽埕庄發展較早,日人以棋盤式的街道規劃並無完全涵蓋此地,因此保留較為傳統的漢人聚落形式,部分房舍也以露出的清磚或硓咕石等現地建材所建造,是鹽埕區少有的建築相貌,見證城市發展的歷史軸線。

本圖的創作者為李怡志,參酌該地點之歷史照片,以寫實的素描手法繪製。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賊仔市內巷咾咕石聚落 / 撰寫者:李怡志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譜普市藝術工作室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2618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譜普市藝術工作室
撰寫者
李怡志
創作者
李怡志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19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