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棺材板

棺材板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棺材板」為《去露營囉!黑啤自己偷玩鞭炮,結果……》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動畫故事背景地點的在地特色素材之一,並於影片結尾以小圖像出現。
  「棺材板」為聞名全台的台南美食,其出現是由於二戰後,西餐隨著美軍的駐地零星地散佈在南臺灣,而發明人許六一先生因曾學習過西餐,而想到將吐司融合在料理之中的作法。「棺材板」原名為雞肝板,正是因為原始內餡為鮮美的雞肝,在當時十分受到歡迎,傳聞有一天台大的考古隊來到許六一先生的店裡品嘗,在閒聊之際一位教授忽然說「這雞肝板形似我們正在挖掘的石板棺」,許六一先生聽完後,便爽朗地表示「那從此我的雞肝板就命名為棺材板吧! 」成為台南著名的美食之一「棺材板」的由來!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棺材板 / 撰寫者: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2604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2/22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