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雲林縣經濟農場咖啡工廠烘豆機

雲林縣經濟農場咖啡工廠烘豆機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雲林縣經濟農場咖啡工廠烘豆機

這部一次可烘200磅咖啡豆的巨無霸烘豆機即使在今天來看,仍是相當壯觀。一般小型咖啡業者用的烘豆機都在4公斤以下,而連鎖咖啡業者專業用等級就比較廣,從1、20到7、80公斤都有,但是這部在半世紀以前引進到雲林的烘豆機在當時則可烘到90公斤,而斗六的咖啡工廠則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咖啡加工廠。

不過當時雲林咖啡產量有多少?雖然台灣在日治時期的咖啡種植面積曾高達一千多公頃,不過戰後快速銳減,古坑不過只剩下幾公頃,後來經濟農場咖啡工廠設立,鼓勵種植,當時在古坑荷包山的種植也不過就大約5、60公頃,生產的咖啡豆也不到百公噸。對於這部烘一次約20分鐘,90公斤的巨無霸來說,以雲林咖啡豆產量不到三個月就烘完了。所以當初負責這部巨無霸的陳守宜說,咖啡工廠撐不下去跟量有關,機器就一直閒置在那邊,沒有豆可以烘。而現在這部巨無霸則不知去向了。

這座遠東最大的咖啡工廠和烘豆機在10年的努力後仍不敵國際競爭壓力,而於民國59年悄悄停工,也讓台灣咖啡蕭條好一陣子。不過在民國108年隨著日系大廠UCC咖啡在斗六設廠,帶進AROMASTER烘豆機後,這部一次可烘250公斤咖啡豆的超級巨無霸再度讓雲林取得龍頭地位,也帶來新機會。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雲林縣經濟農場咖啡工廠烘豆機 / 撰寫者:許逢麟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23357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雲林縣政府文化觀光處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斗六咖啡工廠
撰寫者
許逢麟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