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節錄自松山社區大學編輯團隊撰寫之《松山區志》,為紀錄松山區文史發展之地方誌,其中對於松山生活景象之保存與介紹,呈現其為臺北市商業化、國際化最早的區域之樣貌。
基本資料
地址:臺北市松山區光復北路11巷35號1、2、4、5、13樓(總公司)。
電話:02-27684999。
網址:http://www.taipeigas.com.tw
用戶數:364,326戶(民國九十八年五月底為止) 。
發展沿革
松山暨附近山區煤產豐富,早年居民向來使用植物和煤做燃料,隨著都市化與環保概念的興起,日人於明治四十三年(1910)在西門町成立「臺北煤氣公司」,生產老式煤球,供應居民炊煮用的燃料,後來改為煤氣;民國五十三年(1964),「大臺北區瓦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原名「大臺北煤氣公司」),接辦其業務。鑒於天然氣較符合環保,且爲減輕因製造煤氣燃燒生煤所造成的第二次公害,該公司在光復北路與南京東路口興建一座可以容納五萬立方公尺天然氣的瓦斯槽,作為穩定天然氣供應的中繼站,供應臺北市之松山、信義、大安、大同、萬華、中正、中山等七個行政區及士林區之福華、明勝二里,迄民國九十八年(2009)五月,總用戶數已超過三十六萬戶。
為配合臺北市全方位發展,確保市民安全與舒適生活品質,大臺北瓦斯全力投入鉅資改善公共安全與擴充供氣設備,並先後與日本東京、大阪兩家瓦斯公司技術合作,不斷引進新技術。民國七十八年(1989),在光復北路興建辦公大樓,率先引進五百瓦的瓦斯汽電共生系統,開創國內辦公大樓以天然氣發電的先河,並建構「瓦斯供應電腦自動化監控系統」,將公司所有整壓站之瓦斯壓力、瓦斯流量、瓦斯漏氣、門禁管理、地震級數達五級強以上及緊急遮斷閥等有異常動作時,傳送訊號至內湖成功基地監控中心,二十四小時監控;另設有三十三個地震偵測器與六十九處自動緊急遮斷閥連動裝置,若有強烈地震發生,即可迅速自動遮斷瓦斯,以消弭二次災害確保市民安全。
鑒於大臺北瓦斯管線遍布臺北市每個角落,而電信或網路的發展逐漸成為現代居民必備的工具,為多角化經營,於是自德國引進於瓦斯管內佈設光纖的傘球舖線新技術,目前工程已佈設完成94.7公里,是國內公共瓦斯業者中第一個獲得交通部電信總局第一類出租業務特許執照的公司。民國九十二年(2003)建置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順利通過驗證,也是國內公共瓦斯業者中第一個取得OHSAS 18001 國際認證的公司。
營運特色
主要經營業務有:
一、公用煤氣業。
二、燃料導管安裝工程業。
三、瓦斯器材及其零件製造業。
四、精密儀器批發業。
五、精密儀器零售業。
六、租賃業。
七、度量衡器批發業。
八、度量衡器零售業。
九、度量衡器修理業。
十、第一類電信事業。
十一、不動產租賃業。
十二、資訊軟體服務業。
十三、資料處理服務業。
十四、電子資訊供應服務業。
十五、燃氣熱水器承裝業。
十六、其他機械器具批發業。
十七、其他機械器具零售業。
十八、廚具、衛浴設備安裝工程業。
十九、家具、寢具、廚房器具、裝設品批發業。
二十、家具、寢具、廚房器具、裝設品零售業。
二十一、其他修理業。
二十二、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