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黃劉源所抄道教茅山派符籙

圖為黃劉源所抄道教茅山派符籙。民俗信仰認為,符籙起源於張天師,道教五大派中的「符籙派」,專施符籙、符水、爐丹救世,為一般民眾所熟知。而在符籙門派中,又以茅山法門較聞名,茅山道人以驅邪著稱。圖中三道符中,左為「催胎衣不下符」,註明「食用」,中為「安豬胎符」,右為「收驚符」,註明「化成水浴身」。每道符最下方畫有「符膽」,畫符膽時須唸咒語方為有效。早年鄉間,遇有小孩身體不適,通常先找「收驚」的人以符籙治之,大人身心不寧亦有找人收驚者。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 978-986-05-3226-5:臺東民間手稿圖錄(2017,黃學堂,臺東縣政府文化處,臺東縣政府),頁390。
  • 撰寫者
    黃學堂
  • 貢獻者
  • 創作者
    黃劉源
  •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 媒體類型
    手稿及手抄本
  •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