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的原住民稱呼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中華民國政府來臺後的原住民稱呼」為《兩分鐘帶你回故漫長的「原住民族正名歷史」》創作過程中輔助說明臺灣原住民族歷史相關知識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以動畫影像和字卡穿插呈現。
  過去原住民族的稱呼千奇百怪,不同政權都不停地在原住民族群身上貼標籤:清朝政府統治時期,將臺灣原住民區分為「生番」、「熟番」:聽從清朝政府指示納稅的就是熟番;其他不聽話、難以教化的原住民族群,通通統稱為生番。到了日治時期,臺灣總都府則計畫將「生蕃」改稱為「高砂族」;在中華民國接收臺灣後,將原住民稱為「高山同胞」,簡稱山胞,但這個稱呼卻忽略了沒有住在山上的山胞!於是再將其分為「平地山胞」、「山地山胞」兩種──而我們如今也可見,平地山胞其實混搭了矛盾的詞彙,顯示出當時統治者對於原住民的不了解以及不尊重。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創作者
    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1/25
  • 媒體類型
    圖稿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