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五色鳥

五色鳥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五色鳥」為《去爬山囉!黑啤去爬山,被怪物吃掉?!》創作過程中作為關於動畫故事背景地點的在地特色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穿插出現。
  五色鳥(學名:Psilopogon nuchalis) ,也被稱為「臺灣擬啄木」。五色鳥顧名思義,身上共有五種顏色的羽毛:嘴部及眼後為黑色、頭部呈藍色、眼前和前頸有紅色羽毛;其餘全身多為翠綠色。因五色鳥的叫聲單調而響亮,類似於敲木魚的聲音,加上其羽毛顏色色彩多樣,因此在臺語中也被稱為「花仔和尚」。五色鳥及啄木鳥皆有啄樹洞的習性,所以五色鳥常常被誤認為是啄木鳥;不過,啄木鳥啄樹洞是為了尋找食物,而五色鳥則就單純是為了築巢而居 。五色鳥分布區域為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上層,常以枯木之樹洞為築巢所在;在臺灣,從陽明山到墾丁,都不難看見其蹤影。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五色鳥 / 撰寫者: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15956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20/01/18
媒體類型
圖稿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