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語俗稱「風鼓」的手搖式風鼓機,是臺灣傳統農業社會生產器具,為以前的人用來篩選稻殼使用,能將飽滿的稻殼和空心的稻殼分離出來。
使用方式為一人先用畚箕將經由脫穀機處理後的稻穀倒在風穀機上的入口(像漏斗的物件),另一人用手旋轉「把手」(風鼓手),這時內部會產生一股風,將空心或不飽滿的稻穀吹開,留下飽滿的稻穀。稻穀流出來的地方,共分有兩個出口,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飽滿的米粒,會直接從前面的洞口往下掉;不飽滿的米粒或雜質,就會從後面的洞口流下。
農家為了防止灰塵與空殼等物滿天飛揚,於是會在風鼓口前加上遮蔽物加以阻擋。經由風鼓機篩選後的優質稻穀,就可以送到碾米廠,製成各種類的米糧。早期風鼓機為手搖式,後來為節省人力,遂改良為馬達半自動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