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大觀路上的後戰爭文化導覽

大觀路上的後戰爭文化導覽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大觀路上的後戰爭文化導覽

新北市板橋浮洲地區是典型的落腳城市,位在大都市旁的浮洲自民國38年(1949)開始由政府成立機構與學校,其中以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所屬機構為主,並設有眷村安置隨政府自中國大陸來台的軍眷、行政官員。除此之外,還有負起國家推行教育的重要單位,包括教育研發單位和學校。浮洲因此從民國38年(1949)之後,伴隨著些機關學校的設置,在空間與歷史上都呈現了後戰爭狀態與氛圍。新北市板橋社大區大學掘探這段歷史,規劃在現地進行步行導覽觀察的路線,以貫穿浮洲地區的主要道路「大觀路」為軸線,經歷台灣後戰爭的時代,踏訪地點包括:

・新北市大觀國小(教師研習會舊址)

・華僑中學宿舍(現為台灣藝術大學展場空間)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昔為國立藝專,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59號)

・國立華僑中學(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一段32號)

・台北紙廠簡易公園(昔為台北紙廠,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二段28號)

・台灣藝術大學文創園區(昔為台北紙廠,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二段28號)

・新北市中山國小(昔為中山實驗小學、婦聯新村舊址,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二段59巷31號)

・浮洲合宜住宅(昔為榮民工程處修配廠、調配廠、榮工棒球隊球場)

・浮洲親民公園(力行新村舊址)

・板橋榮譽國民之家(昔為婦聯一村,新北市板橋區大觀路二段32號)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陳書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