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報導

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報導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報導

  在文化部「推動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下,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創作「文化記憶」系列影片,本資料「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報導」為《臺灣第一才子呂赫若的驚人秘密。白色恐怖又消失了誰?》創作過程中作為與主人公呂赫若生存時代背景相關的素材之一,並於影片中穿插呈現。
  從1949年5月20日開始,當時省政府主席陳誠宣告頒布《臺灣省戒嚴令》,自此臺灣省全省實施戒嚴,到1987年,由時任總統蔣經國宣布同年7月15日解除該戒嚴令,再後於1991年廢除《懲治叛亂條例》 為止,因為這期間通過《懲治叛亂條例》(為針對中國共產黨的特殊情況而實施)造成很多冤獄,因此又可稱作臺灣的白色恐怖時期。此時期批評者、反對政府意見的人、持不同政見者等,皆會被迫害並冠上顛覆政權的罪名,可見政府的公權力極度擴張。影片中所提的鹿窟事件,也是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所造成的慘劇之一。就如同鹿窟事件紀念碑文最後說的:「今日立碑,除追悼冤魂,緬懷往事,更要記取當時任意逮捕判刑,蹂躝人權的教訓,共同攜手為建設台灣成為民主法治, 公平正義的社會而努力。」我們現在追憶過去,為的就是希望有個更美好的未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報導 / 撰寫者: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31025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撰寫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創作者
社團法人大抓周計畫教育協會
時間資訊
登錄日期
2019/12/20
媒體類型
報紙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