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0年代的下葬儀式

照片拍攝於民國50年(1961),由新北市板橋居民張黎榕提供,照片中的地點是她小時後居住地新竹關西鎮,由他的父親張良波拍攝祖父的葬禮儀式。圖中下葬的儀式中,可見幫忙的鄰里協助將棺木下葬,而圍於棺墓旁的帶孝家屬們,則是以黑傘護住由長孫或長子捧斗的牌位。對當時年紀尚小的張黎榕來說,僅記得在下葬時大人們發著一塊零錢給家屬及親友孩子,許多孩子拿了零錢後就可以去店裡買點小糖果。這種手尾錢的觀念是漢人葬禮儀式中,往生者最後對世間的恩德布施之意。至於黑傘的意義,根據殯葬研究歷史有一說,指是在明末清初時仍思念明朝的漢人,為了死後不踏在清朝地,不見清朝天,而以黑傘作為象徵。這一禮俗隨著漢人習慣而傳承,至今許多民間說法,會以傳統婚禮中新娘出嫁時頭頂的黑傘之不比天大來解釋黑傘在各種生活禮儀中的意義。現代喪葬禮儀中仍可見到此黑傘的習慣留傳,但意義以然產生不同的詮釋。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張蕙雯
  • 貢獻者
  • 時間起
    1961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