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姑巒溪發源於崙天山南麓,後來匯集中央山脈的清水溪、樂樂溪,以及紅葉溪等溪水,至瑞美一帶河川襲奪轉而東向蜿流,至大港口處出海。其中又以瑞美到大港口一段景色壯觀秀麗,因而發展中聞名的泛舟產業,而溪水在穿越海岸山脈時,淘洗出許多潔白的巨大石灰岩,這些石灰岩受到千百年來的溪水沖刷後被侵蝕成各種奇怪的形狀,因此早年花蓮文人遊覽到此,將這些巨型奇石命名為「萬物相」,後來花蓮縣文獻委員會勘定花蓮八景時,將此地納入,並命名為「秀姑漱玉」。這張照片為秀姑巒溪出海口處景色,為早年南北往來需經過照片中的吊橋,後來於1969年改建為水泥橋樑,即是舊長虹橋。照片來源為更生日報社典藏室報紙新聞照片合輯。更生報早期的舊報紙存放於報館三樓典藏室,除了完整之紙本舊報紙,另有依照主題搜集之報紙合輯,分以資料夾收存於檔案室,數量近百本,搜羅主題涵蓋農工商運動休閒交通政治,為早年更生日報未數位化之前,供記者撰稿參考用之典藏資料。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