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 20120182千秋寶艦龍骨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 20120182千秋寶艦龍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鎖港北極殿五府千歲千秋寶艦建造— 20120182千秋寶艦龍骨

圖片為澎湖縣馬公市鎖港里北極殿在民國107年7月4日舉行開斧儀式建造王船時,這艘五府千歲千秋寶艦的龍骨。龍骨又被稱為「舟參」,是王船底部的骨架主幹;《康熙字典》對「舟參」一字解釋為:「戰艦內貫以大木曰底舟參」。「舟參」的選擇是王船建造過程的開始。照片中的「舟參」長度為10尺6吋,材料為寮國柚木,柚木特色是材質堅韌又帶有油性,本身不易吸水相對不易膨脹變形,很適合做為造船木材。王爺,又稱千歲爺、王宮或大人,是澎湖地區重要的民間信仰。澎湖的王爺信仰主要分為兩種,一是廟宇長久供奉的主神或副神;二是屬臨時客王的王爺,乃代理玉皇大帝來管理、驅瘟除疫的神明,祭祀一段時間後即返天繳旨。「送王」是王爺祭祀中最盛大、最受注目的祭典,意旨焚燒王船,象徵把瘟神燒掉並送回天庭。本艘王船由獲得文化部指定造王船技術文化資產保存者身份的王旭輝師傅建造。王旭輝師傅為家族內第三代手藝傳人,技藝傳承已逾百年。王船建築環節眾多、工序複雜,然而,王師傅卻能夠從船體打造、內艙雕飾到彩繪等過程全部獨力完成,其成品主要保存於博物館內。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林資堯
創作者
郭偉民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8/07/04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