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港

基隆港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基隆港」,位於基隆市仁愛區,位於台灣北部,為天然的良港,地理位置重要。1899年(明治32年)到1944年(昭和19年),日本政府對基隆港實施築港計畫,基隆港的功能漸趨完善,並造就了基隆港繁華的樣貌。

 

  基隆港是台灣少數天然的良港,因基隆位於重要的地理位置,過去受到各國所覬覦,1895年(明治28年),由日治時期的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提出建築基隆港的建議,在經歷多次的調查後,1898年(明治31年)始決定以軍港、商港並設的樣貌建造,在1899年(明治32年)開始第一期築港計畫。

 

  第二期計畫則在1906年(明治39年)開始,除了浚深水道外,在1909年(明治42年)時,把位在基隆港東側的鱉母島鑿除,而位在西側的鱉公島則在1910年(明治43年)開始進行鑿除,並將鑿除的砂石作為填築陸地或沙灘之用。

 

  基隆築港的5期工程包含碼頭的修建、疏深水道、設置倉庫、防波堤,填海造陸、連結運河及建造漁港等;但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基隆港成為攻擊目標,多項設備毀損,在1945年(民國34年)中華民國政府來台後,開始進行基隆港的修復,並持續進行修築、擴建等工程。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忠一路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31233
所在地-經度
121.740286
是否開放
現況
基隆港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安嘉芳、王俊昌、張長臺,2005年12月。《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53。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王俊昌提供   //   【參考書目】 1.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12-47。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黃家怡於2019年7月26日引述編撰 2.安嘉芳、王俊昌、張長臺,2005年12月。《基隆市老照片‧第二輯》,頁:53。基隆市:基隆市文化局。黃家怡於2019年7月26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戰後時期
撰寫者
黃家怡(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