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基隆港西岸「4號碼頭」

基隆港西岸「4號碼頭」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基隆港西岸「4號碼頭」

  基隆港西岸「4號碼頭」,與1號、2號、3號碼頭相同,皆為第2期基隆築港工程的內容其一,自1906年(明治39年)10月開工,1912年(大正元年)12月完工。地點在仁愛區港西街。

 

  基隆港西岸「4號碼頭」,其岸壁為擁壁式、橋墩式。施工方法,採用圍堰乾工法,地基打水樁,然後拋下硬石塊,作為岸壁基礎;接著澆注混凝土、膜袋混凝土,上面砌大石塊、或混凝土方塊,以造成橋墩,墩上築造鋼筋混凝土樑,岸面鋪鋼筋混凝土塊。

 

  中段因水很深,所以採用井筒式施工,在井筒內部澆注水泥、混凝土,而形成橋墩。由於工作進度並不理想,後來仍改回原來的水中施工法。

 

  基隆港西岸「4號碼頭」,為一良好的深水碼頭,近基隆市街,客、貨船絡繹不絕地停泊;戰後,政府為使進、出口貨物的儲放更便利,兼且使旅客就近便有候船、休息的場所,1949年(民國38年)在該處建築現代化倉庫1所。

 

  此現代化倉庫,1樓為貨倉,倉內有昇降梯、滑梯、及貨物運輸機等設備,倉外鐵道貫接,進出便利;2樓為旅客休息室,並內分休息大廳、貴賓室、服務臺、飲食櫃、便所等。候船廳外周,全部為鋼架玻璃門窗,其內部照明,統用隱閣式間接燈光。至1950年(民國39年)9月全部完工,建築內外皆雅致美觀。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5.134085
所在地-經度
121.740748
是否開放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陳青松,2004年6月。《基隆第一:文物古蹟篇》,頁:109。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引用自《基隆港築港誌》   //   【參考書目】 1. 陳青松,2004年6月。《基隆第一:文物古蹟篇》,頁:109。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8月16日引述編撰 2. 陳世一,2003年12月。《港都雞籠‧文化出航》,頁:36。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丘國宣於2019年8月16日引述編撰 3. 蔣山,1957年8月。《基隆市志──第九種:港務篇》,頁:53、69。基隆市:基隆文獻委員會。丘國宣於2019年8月16日引述編撰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戰後時期
撰寫者
丘國宣(亞洲數位典藏)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