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極樂殯儀館

跟極樂殯儀館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極樂殯儀館有關的相片,第1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圖片為極樂殯儀館舊址。

極樂殯儀館(現址為長安抽水站),創立於1950年,前身是日治時期臺北市役所經營的葬儀堂,主要為在臺灣的日本人專用的火葬場,提供西式化的公祭祭典和遺體處理服務。到了1949年國民政府來台,由於臺灣人與外省人的傷葬習俗不慣於火葬,因此當年的臺北市市長游彌堅為推動公營的葬儀堂改立殯儀館,邀請曾任上海殯儀公會理事長的錢宗範來經營,並將日治時代的三板橋葬儀堂與其所轄的六張犁公墓共十多公頃交由他來管理,錢宗範隨即將葬儀堂與公墓改名為極樂殯儀館與極樂公墓。名義上仍受台北市政府管理。 

在1950年代,當時政治犯遭受槍決後,遺體統一交付極樂殯儀館處理,家屬可到極樂殯儀館領取屍體,但當時贖屍金費用可觀,再加上出面領取屍體恐被特務盯上,許多親屬並未領屍。此外,在台沒有親屬的外省籍政治犯,也無親屬能出面領屍。因此當時有許多無人認領的屍體,極樂殯儀館統一將這些屍體埋在六張犁墓區的一個亂葬崗,或火化後送至墓區靈骨塔內安置,或交由軍醫院做解剖教學後再土葬或火葬。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內容力有限公司
撰寫者
內容力
創作者
內容力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1/22
媒體類型
照片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