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李禎裕手寫民間習俗中有關「做七」的習俗。父母過世後,子孫逢七在家「丁憂」時,要為亡靈準備紙錢之類的「錢包」,雖無親人侍奉,猶能不愁錢財。在「錢包」上寫的文字,大略為「据陽居孝男某某孝媳某某等,慟念為父登仙以應某七丁憂之期,虔備香燈茶酒、果品禮儀、粄果一筵、冥財一封、一心奉敬顯祖考謀公諱某一位正魂領受,陰司開封享用,他魂不得紊爭。天運某年某月某日晚化」。「丁憂」包括七次「做七」,以及「百日」、「對年」、「三年」等,守孝三年期滿,始除孝服。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