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十三行博物館

十三行博物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這是一張由從彰化縣員林市遷居到新北市永和區的鄭維鈞先生所提供的照片,拍攝於民國107年(2018)5月的八里區十三行博物館。十三行文化遺址為上個世紀50年代所發現,為距今1800年至500年前臺灣史前鐵器時代之代表文化,其人種可能與平埔族中凱達格蘭族有關,出土重要文物為陶器、鐵器、煉鐵爐、墓葬品及與外族之交易品等,其代表性文物為人面陶罐等。民國78年(1989)因八里污水廠將興建於遺址上,民間展開一波搶救十三行遺址行動,也促成十三行博物館的興建,並於民國92年(2003)正式開館。十三行博物館在開館時,也因為有別於一般博物館建築的特色,而掀起當時話題。博物館全館參觀動線設計從地下到二樓,觀眾入館前,會走下一段斜坡道,象徵走入考古學家發掘的地下寶庫。入館後,再參觀完一樓的教育服務設施後,隨後走上二樓開闊的展示環境。照片中就是二樓展示環境的開闊對外與環境地景互動的視野。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十三行博物館 / 撰寫者:鄭維鈞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30007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新北市政府文化局
免費進場
是否開放
撰寫者
鄭維鈞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