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的所在地是位於東安古橋橋下,拍攝時間是1951年代(民國40年代)。關西地區因牛欄河流過,聯絡街區與三墩地區(今東安里上三屯)之橋樑,原本靠木造便橋,卻總在山洪爆發時便被沖毀,交通也隨之中斷。地方人士因而倡議建橋,1933年(民國22年),由政府、地方仕紳、三墩地區居民共同出資,聘請日本技師設計,採集紋理細緻的本地石塊,交由本地知名的石匠李鎮帶隊砌築,1933年(民國22年)1月12日興工建築,同年11月底竣工;整體交通體系完成通行則在1935年(民國24年)8月。正式通車後,立碑紀念,碑文敘述「架設費計金四千六百六拾九円」,牛欄河東岸居民捐款2千多元,其中周源發250元,周源寶200元,三屯居民每戶捐1元以上的人名都刻在橋東端的石碑上。此橋興建之後,東安里與東山里地區豐富的農產,大量運出街上販售,算是關西開發史中重要的交通橋樑。東安古橋能夠保留到現在算是幸運,據在地居民的口述提到,當時在馬路要拓寬時曾經有打算要整個拆除再重新建造一座新的橋,經過在地居民的溝通與協調達成的結論是在旁邊蓋一座類似的拱橋,讓整體看起來是一致的。也因為保留下來之後才有現在的東安古橋,否則就只是一座現代化的水泥橋,少了文化的故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