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宋屋四房公廳內部

宋屋四房公廳內部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宋屋四房公廳內部

宋屋四房公廳內部,清乾隆9(1744)8月,廣東梅縣宋姓族人來高、孟梧、伯麟、存候、贍隆等五位,首先渡海來臺。宋來高到廣興庄開墾時即在落腳地興建祖堂,奠祀先祖180餘年,至日昭和7(1932)祖堂腐舊被颱風吹倒,宋維基不得已乃將阿公婆牌移祀現址,到了民國81 祖堂再度面臨舊倒之態,乃召開宗族大會決議重建祖祠,並成立宋來高公會,重建工程費用由公產撥用與宗族認捐,共耗費790餘萬,終在民國83年竣工落成。門對為「系出嶺南遠紹賦梅千秋仰、基開淡北丕承渡蟻百世芳」。客家人的祖先牌位稱為「阿公婆」, 四房公廳最上面正中的一塊是京兆堂宋氏第一世祖新恩公與二世~十九世祖先牌位,其餘的是其後代列祖列宗牌位,神龕下沒有龍神。公廳前不遠有一口長滿布袋蓮的水池,灌溉著週圍宋來高派下農地,農地是公地,後代子孫都可以申請耕種。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撰寫者
余金龍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