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縣_冬山鄉_稻草掃帚_材料_稻米與稻草1

宜蘭縣_冬山鄉_稻草掃帚_材料_稻米與稻草1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宜蘭縣_冬山鄉_稻草掃帚_材料_稻米與稻草1

稻米--台灣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之間,雨量充沛且氣溫較高,一年中適合水稻生長季節長達十個月以上,故每年可種植兩期水稻,第一期稻作在 2 ~ 6 月左右,第二期稻作則在 7 ~ 11 月。水稻的栽種方式,分為直播與育秧移植。大面積栽培多以直播法為主,這種方式可以減省人力與物力。但在台灣多以小面積栽培水稻,為了提高水稻的存活率與品質,農民多採用育秧移植。

每年六、七月為宜蘭稻米收割的季節,宜蘭稻米為一期稻作,每年只撥種一期稻米,另一期休耕,撥種綠肥〝豆菁〞,為的是讓土地休息,也讓土地更加肥沃,種出來的稻米也更加優質飽滿!

也因為稻米是如此常見的東西,因此初期社區在找尋稻草的老記憶時,還被許多居民認為「太過簡單」,一點都沒有特色。不過還好當時有一群重視自己家鄉產業並希望從在地物產長出力量的人,才有今天珍珠社區稻草文化的復興。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宜蘭縣_冬山鄉_稻草掃帚_材料_稻米與稻草1 / 撰寫者:支流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94151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支流有限公司
撰寫者
支流有限公司
創作者
支流有限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