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籃球友誼賽

籃球友誼賽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在馬祖,籃球運動是很受歡迎的,尤其是在日子苦悶、生活單調的年代,只要是重要節日,幾乎都會舉行籃球比賽,而且每一次都能吸引人潮共襄盛舉。

民國50年代,牛角中心國校的球類實力是獨霸南竿的。論原因,一者是學生人數眾多,高手難免如雲;其次是朱超校長大力的支持和鼓勵。記憶中的辦公室,籃球、躲避球永遠是開放借用的。這在視球類為「違禁品」的年代,是非常「勇敢」的措施。學校位於村莊西側山坡,月上東山之際,球場一片光明,三對三鬥牛賽拼得特起勁的,若干年之後,同儕稱此為「月光球場」,可謂浪漫至極。

民國52年,本校到鐵板遠足,雙方講好要舉行籃球友誼賽,當天最有趣的是教職員的賽事。上半場是老師聯誼,下半場改由學生對抗。中心國校排出5位先發老師:鍾芸蘭、李毓蘭、李土金、譚劍(義教),另一位老師大名已忘記。雖然前兩位是女老師,但過程依然令對方難以招架。下半場由學生上陣,比賽結果,師生雙雙告捷。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比賽,因為老師們在少年球場上競技。

由於樹大招風,民國55年某校單挑中心國校。為公平起見,對方要求要移地比賽。幾經磋商,最後決定借馬祖中學交手。這一年中心的教練是狄大慶老師,「殺」得對方垂頭喪氣的離開球場。這是空前絕後的比賽,因為小朋友打的是成年人的球場。

以籃球賽做聯誼活動,幾乎成了馬祖人的傳統。民國64年,旅台同學會在台大球場舉辦北區籃球友誼賽。那一次活動非常成功,連桃園的同鄉會也組隊參賽。賽後大家在球場上合影留念,留下這張珍貴無比的照片。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籃球友誼賽 / 撰寫者:陳高志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93667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連江縣政府文化處
撰寫者
陳高志
創作者
不詳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1975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