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谷生活科學館位於樹谷科技園區,與南部科學園區緊臨,內部展示以骨骼標本為主題,剛踏進場館就可見到從天而降的特暴龍化石,館內的明星則非長毛象莫屬。館舍外的廣場有著粉紅及鮮黃恐龍的恐龍模型,雖然名為科學館卻有如座落於工業區內的考古主題樂園。
工業區內為什麼會出現自然科學館,原來當地屬於臺南市的南科特定區,在開發的過程當中,接二連三在科技工廠預定地的地底挖掘出史前遺址,大批的史前遺物,包括:先人、動物的骨骸、陶器的破片、完整的墓、製糖工具等陸續出土,不斷創造考古的驚奇,目前此處已是全臺考古遺址分布密度最高、文化層序最完、發掘面積最大的地區,光是考古遺址的數量就高達60個,其中13處在樹谷園區內。
樹谷生活科學館2002年正式開幕,常設展的部分主要有三個展示廳,分別是動物廳、人類廳及科學廳。「動物與環境廳」,介紹動物如何演化來適應環境,如何從海洋生物變身為陸地生活。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