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璉部落長大的宋德讓,兒時童玩都取自居住的天然環境,他憑著童年記憶,製作出許多傳統和環保概念的童玩。由於臺灣社會早期生活物資缺乏,原住民族人擅於就地取材、運用週邊資源製作簡單玩具,便成為族人童年的共同回憶。該件童玩的製作程序為:先選完好、乾枯色黃且無破洞的麵包樹葉,再準備好二條曬乾且削薄的竹片,將葉面的莖削平,再將竹片以十字的形狀固定於葉面上,竹片須較葉面長一些,用繩子將竹片固定時注意兩翼平衡,較能做為支撐。再準備另一條細繩,綁住十字竹片的兩側與下緣,並留長線作拉風箏之用,兩束芒草花或月桃莖,綁在竹片的左右兩側上,最後在風箏下方葉片的尾巴處,也綁上芒草花或月桃莖作長線,增加風箏平衡。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