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風箏(童玩)

風箏(童玩)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在水璉部落長大的宋德讓,兒時童玩都取自居住的天然環境,他憑著童年記憶,製作出許多傳統和環保概念的童玩。由於臺灣社會早期生活物資缺乏,原住民族人擅於就地取材、運用週邊資源製作簡單玩具,便成為族人童年的共同回憶。該件童玩的製作程序為:先選完好、乾枯色黃且無破洞的麵包樹葉,再準備好二條曬乾且削薄的竹片,將葉面的莖削平,再將竹片以十字的形狀固定於葉面上,竹片須較葉面長一些,用繩子將竹片固定時注意兩翼平衡,較能做為支撐。再準備另一條細繩,綁住十字竹片的兩側與下緣,並留長線作拉風箏之用,兩束芒草花或月桃莖,綁在竹片的左右兩側上,最後在風箏下方葉片的尾巴處,也綁上芒草花或月桃莖作長線,增加風箏平衡。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風箏(童玩) / 撰寫者:何仁佑、郭妍君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87805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
取得方式
捐贈
別名
Fasiyaw(阿美語/北部阿美語)
撰寫者
何仁佑、郭妍君
創作者
Balaw Makah(漢名:宋德讓)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08
媒體類型
照片
尺寸
麵包樹樹葉:長40cm;寬52cm。 細繩:78cm。 竹片:40.5cm、52.5cm各一支。 芒草花:長40cm;寬4cm。
材質
麵包樹樹葉、細繩、竹片、芒草花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