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平安神宮

平安神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照片由張啟毅提供,照片上標記「平安神宮」。

來自台灣的參拜團一行人來到位於日本京都的平安神宮,平安神宮是在1895年(日明治28年),為了紀念平安建都1100年而建造的,主殿的周圍有廣大的神苑(池泉回遊式庭園、國家名勝庭園),由東神苑、中神苑、西神苑、南神苑等4座神苑所組成,春天的紅枝垂櫻,初夏的花菖蒲、燕子花、睡蓮,秋天的紅葉等,四季分別帶來不同的色彩。  

本照片掃描自「臺灣臺北州、新竹州保甲役原、員壯丁團員神宮參拜記念」,由日本警察新聞臺灣支局主辦,參加總人數為82人,成員為臺北州及新竹州之甲長、保正及壯丁團長、副團長。

張啟毅為賽夏族獅里興社總頭目日阿拐之後裔,其祖父為日宇一郎,為日阿拐之孫,光復後改名為張石水,本照片為日宇一郎於1940年(昭和15年)擔任保正期間,前往臺灣及日本神社所拍攝的照片。

1898年(明治31年),臺灣總督府頒布「保甲條例」做為警察行政之輔助機關。其以十戶為甲,十甲為保,然後由保、甲內之戶長中推選保正和甲長,經地方官認可後出任,任期二年,此係無給名譽職。總督府為節省行政經費,並未設事務所,保正和甲長皆於自宅處理保甲事務;其他一般保甲事務經費,亦均由各戶分擔。此外,為鎮壓武裝抗日勢力,防範災害,另由17歲至40歲間之保正、甲長組成義務性質之「壯丁團」,推選團長、副團長擔任領袖,此亦為無給名譽職。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平安神宮 / 撰寫者:黎振君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苗栗縣中港溪產業文化復耕協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8411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人物與團體
建檔單位苗栗縣中港溪產業文化復耕協會
撰寫者
黎振君
創作者
分銅政一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民初時期/臺灣的日治時期昭和年間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