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白渡橋橫跨蘇州河連接虹口與外灘,建於1907年,是上海當時第一座鋼結構大橋,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監造。由於其歷史悠久及獨特外觀造型,是上海著名地標之一。當日軍佔領公共租界北區的時候,難民們就從虹口湧向外白渡橋前往南岸尋求庇護,因為北岸在武力統治之下時有戰火波及,而橋的兩端則分由日軍和英軍的哨兵負責檢查把關。 畫面中可以看到由北向南俯瞰的景色,外白渡橋與外灘的建築一覽無遺,道路沿著河岸蜿蜒直到遠景的地平線。張才於北岸的百老匯大廈拍攝下此開闊景觀,見證了外灘的繁華時期,壯觀的建築群從十九世紀末開始建造,直到1930年代逐漸成形。在上海開埠通商後,許多外國商會、銀行、領事館都集中於此,也有許多資金雄厚的洋行,形成了上海當時的金融中心。 劉怡慧-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 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