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龜山島與老街意象為設計概念的頭城火車站,以古時地名「頭圍」命名為「頭圍驛」,設立於1920年,直到1948年改名「頭城車站」沿用至今。頭城火車站每日進出三千多人,停靠12班自強號和6班普悠瑪,同時管理著頭城鎮石城站、大里站、大溪站、龜山站、外澳站這五站,為全台灣管理最多車站的三等站,而頭城鎮也是擁有最多火車站的城鎮。 於2016年改建完工,第一月台的站房牆面為洗石子牆,剪票口是不鏽鋼推門,站房內的天花板配橫木飾條,燈管嵌在橫木中,整體風格清爽簡約。站房牆面改造成紅磚建築風格,裡外皆可看到磚牆、磚柱,而站房外則是紅磚拱型迴廊,如同老街的舊建築風格,正中央屋頂還有一個三角形,呈現出龜山島的意象,透露出宜蘭人望見龜山島的鄉愁與記憶。改造後的頭城車站讓人驚艷,其中的古色古香,蘊藏濃厚的文化氣息。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