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昭安宮

昭安宮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根據廟裡牆上記載沿革如下:1918(大正7)年,有一幅建糧商,揚帆來,隨船供奉三太子、媽祖暨財神神像各一尊,以求庇佑一路平安。忽然途中颶風驟起,牆倒楫摧,正當翻覆之時,三太子及時顯聖,靖平風浪,並導正迷航,終於人舟無恙,平安停泊本港。之後,船家為感念神恩,於是與本埠士紳研商,共迎神尊登岸,卜地建廟奉祀,取名為「昭安」之宮。 另據當地耆老口述,1912年,一艘大陸帆船遇颱風被打上蘇澳灣的南岸沙灘動彈不得,船主棄船回大陸,當時住在內埤的謝福壽於颱風過後登船探索,發現廢船艙裡尚留有幾尊神像,便暫時將這些神像請回家中供奉,地方耆老仕紳黃椪毛建議為這些神像蓋廟,為這些落難神像蓋了一間茅草小廟,由於當時從船上請下來的第一尊神像為「太子爺」,因此以「太子爺」為主神,此為南方澳第一間廟的濫觴。「內埤太子爺廟仔」是南方澳唯一的漢人信仰中心,直到戰後,依然是當地居民的心靈寄託和守護神。 1950、1960年代,南方澳人口爆增,由於「太子爺」威靈顯赫,信眾日益增多,於是決議重建事宜,經大家踴躍襄贊捐輸之下,1964年第一次順利重建成華南式磚造結構,正式名為「昭安宮」。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昭安宮 / 撰寫者:莊文生;廖大慶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Place&id=282866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蘇澳鎮內埤路119號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5774688
所在地-經度
121.8683041
是否開放
撰寫者
莊文生;廖大慶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