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石港春帆

石港春帆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0

西元1825年(道光五年),烏竹芳就任噶瑪蘭第十三任通判,有感於這片土地山海靈異,景物秀麗,遂選定蘭陽八景,特標其名、而誌其勝,並且為每一景觀寫下一首七言絕句,“石港春帆”即為其一。「石港深深口乍開,漁歌鼓棹任徘徊。那知一夕南風急,無數春帆帶雨來」。石港意指宜蘭縣頭城鎮的烏石港,其名之由,緣自於港灣內的巨大黑灰色硬頁岩礁石而得名,此港啟用於1826年(道光六年),早期除了具有漁業功能外,也曾是宜蘭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商港。在其全盛時期,通達的港口不僅只有台灣北部,也遍及大陸東南沿海一帶,當年清廷亦在此設有海關及炮台,以防止敵寇入侵。由於季風與地理因素,烏石港的船運只在春夏兩季才能通航,每當春季南風一吹,大小帆船便陸續前來停泊烏石矗立的港灣,船隻來往絡繹不絕,河面盡是風帆婆娑,遂有「石港春帆」之浪漫美稱。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石港春帆 / 撰寫者:莊文生;鐘碧娟;謝淑娟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82719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撰寫者
莊文生;鐘碧娟;謝淑娟
創作者
烏竹芳
時間資訊
創作時間
清朝道光年間/臺灣的清領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