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簸箕甲是最毒的蛇,被咬的人即刻死亡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簸箕甲是最毒的蛇,被咬的人即刻死亡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簸箕甲是最毒的蛇,被咬的人即刻死亡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蛇(有草、錦、山辣、草花仔、四足蛇,不傷人,龜殼花、飯匙倩、青竹絲、松柏根、赤尾鮐、簸箕甲、雨傘節數種,嚙人最毒.又「臺海采風圖」云:簸箕甲蛇之最毒者,大者數尺,偏身有橫紋,黑白相間,俗名手巾花.蛇甲有毒汁,經行處草木皆萎.牛馬不食,嚙人數十步立死.其骨必搗爛遠擲之,誤踐赤能刺足殺人.其骨必搗爛遠擲之,誤踐赤能刺足殺人.「赤嵌集」云:北路有巨蛇,可以吞鹿,名鉤蛇,能以尾取物.「采風圖」又云:青竹鏢,蛇類;一名百步創,一名青柏絲.長尺餘,深綠色,纏樹杪與葉與別,有絲如蛛網,人誤觸之則飛嚙,其疾如鏢,遭其嚙者,行至百步即僵.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簸箕甲是最毒的蛇,被咬的人即刻死亡 淡水廳志卷十二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 / 撰寫者: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80643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衛生福利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撰寫者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保存推廣計畫執行團隊
創作者
陳培桂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1963

出版日期
1871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