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臺北市立體育場

臺北市立體育場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照片中是親子於臺北市立體育場前的合影。臺北市立體育場,位於北寧路、南京東路八德路敦化北路之間,是本市唯一的大型田徑場。民國452月,臺北市成立田徑徑場籌備委員會,4月正式動工,並於92日正式開幕。同年117日正式奉省府核定,正式命名為「臺北市立體育場」。

該體育場為綜合體育場,包括400公尺主跑道及300公尺練習跑道,主要用於田徑足球競賽。民國53年東京奧運會聖火經過臺灣時,特在田徑場前興建毛公鼎作為精神指標。為迎接2009年臺北聽障奧運,於民國962月整建,成為可容納22千人之場地,包括400公尺田徑兼足球場、300公尺暖身田徑場等,為我國第一座符合國際田徑總會認證的田徑比賽場地,其設計理念呈現「飛翔建築羽翼」的意象,與小巨蛋相互呼應。臺北市立體育場、臺北小巨蛋及松山運動中心合稱「臺北體育園區」。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臺北市立體育場 / 撰寫者:松山區公所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Event&id=276158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撰寫者
松山區公所
時間起
1966/11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