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武德殿為現今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的前身。日治時期,臺灣的武德殿最初主要是在郡級以上的警務、獄政、軍方單位設置武道場以培養軍警武藝來維持治安,後來在各地中學校開設武道課後,於學校也開始設置。之後進入戰備時期,武德殿配合「國民精神總動員政策」而發揮教化及組織社團的功能。戰後,為了臺東文學風氣的提倡與普及化,和戰後大環境變遷,政府推行國語政策,而國語政策由地方縣市政府負責推動,以學校教育為主軸,社教館配合實施。臺東社教館前身為「臺東廳鄉土館」,成立於昭和11年(1936),歷經多次變革,民國97年(2008)改隸行政院文建會,並改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在各時期藉著舉辦文學創作比賽、文藝獎與文藝研討會、作家演講座談等方式大力倡導文學風氣。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