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鳳昭和10年(1935)生於今延平鄉鸞山村,父親徐李發為桃園觀音人,大正14年(1925)入贅鸞山張家。昭和13年(1938)日人將今鸞山地區規劃為安置內本鹿布農族人的移住部落,次年張家被迫遷離開墾28年的鸞山,搬到阿美族部落鹿寮(今鹿野鄉永安村永昌)租屋居住。徐真鳳就讀鹿野公學校,一個學期後舉家搬到二層坪(今鹿野鄉瑞隆村),13歲時到臺東街親戚開設的腳踏車店當學徒。民國51年(1962)在瑞源村四維路(今瑞景路)開創當地第一家自行車店,經銷「菊鶴牌自行車」及維修工作。徐氏的事業包括土地投資開發,如;原野地、公有地、已築堤防的河川地,徐氏申請後雇工開墾,其長兄張啟文係大原地區開墾水田的專家,擅長砌駁崁、編蛇籠等工程,兄弟倆合作開墾水田,開墾完成後多數轉賣他人耕作。除自行車店、土地開發外,徐氏也經商有成,並曾當選臺東縣農田水利會代表及鹿野地區農會代表等職。徐氏一向熱心公益,民國67年,率村民為彭相增、徐平南兩位鄉賢立紀念碑,以表彰其對鄉里的貢獻。日治時期,徐氏與鹿野移民村日人山岸家族交情甚篤,山岸一家遣返回日本後,曾將其遣返過程相關文件寄回交由徐氏保管。徐氏也愛好攝影,早年拍下許多黑白老照片,為大原地區留下許多珍貴影像。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