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寺俗稱頂寺,屬曹洞宗,由地方人士賴阿漢發起捐修。該地原為日本陸軍用地,禁止通行。經當時花蓮港廳議員鍾文松交涉,日本人始允轉讓,乃於昭和5年(1930)破土興建,昭和7年(1932)竣工。因寺的後面有一井水,所以稱為玉泉寺。井水味美甘甜,傳說日治時期玉里地區有過瘧疾流行,病患經指點喝井水,病情乃好轉,傳頌一時。民國40年(1951)10月22日發生大地震,隔年重修,並增建納骨塔,稱碧靈塔。民國81年(1992)寺廟鳩工改建,聽說改建時,曾考慮以佛寺較素樸的形式興築,但是請問神明,神明指示廟貌不應是佛寺的樣子,而是道教廟宇的格局,才請來竹東師傅,依指示蓋廟,而有今日廟貌。本文係以花蓮縣境內有登記立案之寺廟為主,挑選其中九十間為對象。在撰寫體例上,廟宇部分採名稱、地址、主神、配神、沿革與特色,平面神像配置圖及基本資料諸項分例,在佛寺部分,為彰顯正統佛教信仰與一般民間信仰的區隔,則以另類方式呈現。而在寺廟分布空間的排列順序上,則係以「由北而南」的鄉鎮行政區編排,以利讀者查閱。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使用時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圖片亦請勿切割改作。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