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仙陣
此作品位於廟內虎爿數出來第五框,圖片從右向左排列。位於最右方,其人物身穿道袍、乘於虎上,可能為申公豹,其在陣最後;一旁人物是位女性,可能為無當聖母;在二人以左,著道袍、騎牛者為通天教主,在最前方與闡教人對陣;左半部分,在最前方雙手斷裂、雙腳踏輪狀物者為哪吒,哪吒背後隔一棵樹,身有十八臂者為準提道人;準提道人旁坦胸脯、騎乘青毛獅者為文殊廣法天尊。陳天乞的交趾人物頭大身小,手腳比例較身軀略長,本作品人物繁複,但各有特點,左側有陳天乞的著名標籤:饅頭塔,曾被民俗專家林衡道讚譽:此幾幅人物堵,其材料之優良與技工之精巧,皆非今人作品所能比擬,而被稱為當前罕見的秀逸作品(林衡道.1982年)。
土庫順天宮為雲林地區重要媽祖信仰中心之一,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因重修董事篠崎喜代吉奔走,免於被拆除命運,不僅維繫日後著名的「雲林六房媽過爐」民俗,也將日本風格的裝飾藝術融入順天宮,目前後殿仍奉祀的日本觀世音菩薩神像,其日式造型全臺罕見,是臺灣歷經日治時期的具體見證。
重修時包括蔣九、蔣泉的石雕,胡賢和王錦木的木作對場,以及陳天乞的交趾陶和剪黏,當代名家同場競技且作品保存完整,深具文化藝術價值。
在順天宮正殿及拜殿兩旁的水車堵,為日治時期篠崎喜代吉重修時,邀請名匠洪坤福的大弟子陳天乞,來此施作剪粘、交趾陶所留下的作品,故事題材多為堯舜、封神榜和三國演義等歷史民間故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