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文人雅事的陸羽品茗在林內坪頂青天府裡的樑枋上面,由彩繪師王錫河繪製。
在兩千多年前就有關於茶的記載了,到了三國飲茶風氣已經相當興盛了,而陸羽又將茶文化推到另一個頂峰。唐朝的陸羽,知識尤其豐富,被後人奉為「茶神」。相傳陸羽原是個棄嬰,被一名老和尚收養。老和尚希望陸羽以後也做和尚,但是陸羽卻喜歡讀書,後來離開寺廟。陸羽對茶特別有興趣,除了書籍外,也到處收集茶的資料,漸漸地,他對茶的研究愈來愈精深,晚年乾脆自己種茶。
繼陸羽之後茶道名人就屬盧仝,隱居少室山,自號玉川子,著有「玉川子詩集」,嗜茶如命,著作《走筆謝孟柬議寄新茶》詩更是絶妙佳作,把喝茶的意境推到登峰造級。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喫不得,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知何處?
中國人喝茶的習慣,隨著漢文化四散原生地的中國大陸。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人民都有喝茶的習慣,有的還發展出精緻的傳統文化,如日本的茶道。在台灣喝茶的風氣隱於民間,平時也是人來客往之間互相招待的禮節風俗,台灣民間則有吃新娘茶的傳統習俗。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