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埔頂圳(中壢區)

埔頂圳(中壢區)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OGDL

埔頂圳,位置在中壢區東南方的埔頂區域,灌溉區域約為今日的中壢區中堅里、仁福里、仁美里、華勛里、仁祥里、後寮里等約20個里,是中壢區歷史上的埔頂庄的西半部區域。 埔頂圳灌溉區域在清治時期為墾區莊「埔頂庄」,日治時期屬桃澗堡、桃園廳、中壢郡管治範圍,由於名稱與大溪區埔頂相同,且中壢區埔頂區域已經被切割成20多個里級行政單位,原地名已經消失,埔頂圳也已經加蓋成為馬路,因而在名稱上已經消失,在地居民的記憶,也即將消失殆盡。 大正9年(1920),廢桃園廳,改隸新竹州中壢郡,埔頂順成為中壢街埔頂大字西半部的主要灌系統,但是由於桃園大圳的水源未連接到此地,因此本地在水源欠缺的狀況下,耕地多做茶園、旱田運用,農民的收入比桃園大圳的水田區域差,直到民國53年(1964)石門大圳通水後,本區域才變成水田。近年來由於中壢城市化腳步快速,埔頂圳隨著水田的城市化,逐漸走入歷史。 埔頂圳為清治時期埔頂庄、日治時期埔頂大字、戰後時期中壢東南埔頂區域的水源重地,往昔必須依靠埤塘蓄水供應,水量相當不穩定。民國53年(1964)石門水庫、石門大圳完工後,已經直接連結石門大圳,以往的埔頂圳雖已成為歷史,卻仍然留存在中壢區域東南方埔頂區域民眾共同的生活記憶之中。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中壢區後寮里
免費進場
所在地-緯度
24.94491
所在地-經度
121.242606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埔頂圳
現況
已加蓋成為馬路
隸屬
石門農田水利會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8)/清治時期
撰寫者
林煒舒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