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四角吊網_製作過程:砍竹子並測彈力

四角吊網_製作過程:砍竹子並測彈力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四角吊網_製作過程:砍竹子並測彈力

製作過程:砍竹子並測彈力

傳統上完成一座四角吊網,共需準備三種竹子。第一種為麻竹:它被大量應用在「罾排」以及「罾寮仔」的側面。然而,因為「罾排」需要的浮力較大,所以需要選擇「碰尾的」、節較長的麻竹,而「罾寮仔」就沒特定的要求,只要竹子堅固、未腐爛即可。第二種是孟宗竹:如照片所示,師傅即是在測試孟宗竹的彈力。「罾籽」部位需要四枝(兩對)孟宗竹,才能將「罾籽」撐起。測彈力目的是為了讓「對拉」的孟宗竹彈力相當,平衡網子,也平穩船身。這個步驟需要經驗老道的師傅,把兩枝砍下的長竹竿放在兩指之間,扣穩後,彈往地面,讓竹子如繩索般跳動,此時師傅即知道手上的兩枝竹是否適合「對拉」,若不合適就必須繼續測試。此外,孟宗竹也會用在「罾寮仔」的前後面(左右是以麻竹為主)。第三種是桂竹:桂竹則是用在「罾寮仔」的屋頂,直徑和韌性較適合需要彎曲的房子屋頂。此外,砍竹子是一項非常需要真功夫的基本功,師傅上山砍竹必須要會挑選彎曲度類似的竹材(像是需要眼睛很利的辨識竹子被太陽照射的面向與時間),砍回來的竹子才有用。尤其是要做「罾籽」的孟宗竹,如果挑到彎曲度及彈力都不同的竹子,那一趟上山等於是白費功夫與時間。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四角吊網_製作過程:砍竹子並測彈力 / 撰寫者: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63524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撰寫者
行人股份有限公司
創作者
廖芷瑩
時間資訊
入庫日期
2019/10/21
媒體類型
照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