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萬安禾鴨生態池

萬安禾鴨生態池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萬安禾鴨生態池

早期萬安地區的農民,整田插秧後,會利用禾鴨天性好動、雜食的特性,能啄食害蟲、福壽螺等,而且禾鴨在覓食的過程中,將田水弄成混濁狀,阻隔日照,進而妨害雜草的光合作用,抑制其生長,成為農人好幫手。這種讓禾鴨共生共作的方式,不僅可以節省人工,更可讓土地的生長體系生生不息。萬安社區的農民,在推廣有機米的種植中,再次有這種「種養共生」的概念,為落實這種概念,於是,萬安有機產銷班在有機米田區捐出約3000平方公尺的土地,提供臺東農田水利會建築「禾鴨生態池」。禾鴨生態池設立後,與萬安有機米田區合稱為「萬安有機生態園區」。本篇詮釋資料參考自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出版的《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此書出版於2011年,由趙川明主編,內容編排方式乃依照各文化景觀在縱谷中的位置,由北至南依序介紹。本書撰寫嚴謹,考據詳實,引用文獻、論文、公報、專書、鄉鎮誌等資料,也有田野調查獲得的口訪資料,此外,本書亦蒐羅了豐富的老照片,在在呈現了再地的珍貴記憶。本計畫鼓勵共創共用,然請尊重原創者文字本意。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萬安禾鴨生態池 / 撰寫者:吳光婷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63047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生物、生態與環境
建檔單位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
資料來源
日出臺東:縱谷文化景觀
撰寫者
吳光婷
創作者
趙川明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1/12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