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凍頂蜜香茶

跟凍頂蜜香茶有關的相片,共6張
跟凍頂蜜香茶有關的相片,第1張
跟凍頂蜜香茶有關的相片,第2張
跟凍頂蜜香茶有關的相片,第3張
跟凍頂蜜香茶有關的相片,第4張
跟凍頂蜜香茶有關的相片,第5張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鹿谷的凍頂貴妃茶源於九二一大地震後,茶農忙於重建災後的家園,疏於茶園管理,導致茶菁遭受茶小綠葉蟬(又名浮塵子,台語俗名為涎仔)之吸食。茶農在採收經小綠葉蟬吸食過的茶菁,製作成凍頂烏龍茶後意外發現茶湯滋味醇厚且帶有東方美人茶獨特之蜜香、荔枝香,又富有凍頂烏龍茶喉韻悠長,入口回甘之特色,飲後口齒瀰漫淡淡的蜜香,久久不散,冷泡飲用蜜香更為濃郁。因韻味及口感均有別於一般凍頂烏龍茶,同時又為了與東方美人茶(又名五色茶,官方名稱椪風茶,亦有白毫烏龍之稱)區隔,所以命名為蜜香烏龍茶(蜜香茶)、凍頂貴妃茶、貴妃烏龍茶、蜜香貴妃茶、甜蜜烏龍茶等,當地俗稱為煙仔茶、涎仔茶。 

凍頂貴妃茶目前主要生產於鹿谷鄉茶區,每年第二季時天氣濕熱、無風,正是吸食茶芽的小綠葉蟬大量繁殖的季節,因此茶園不可噴灑農藥,藉此讓小綠葉蟬來吸食茶葉。被小綠葉蟬叮食過的新芽,富含小綠葉蟬分泌的特殊蛋白物質,會讓茶葉產生花果蜜香的物質,芽葉呈現捲曲狀,會變黃且停止生長。因為茶菁幼嫩,所以進行室外萎凋時需小心,避免於強光下曝曬。在製作過程中有別於目前一般烏龍茶的製作工序,而是依循較古老之傳統凍頂烏龍式做法,在室外萎凋時會讓茶菁在陽光下停留稍長時間,室內凋萎靜置時間也需加長,浪菁則需循序漸進反覆進行,並堆發酵時間也較久,之後再揉團並焙製成半球狀。 

凍頂貴妃茶的最大特色即是小綠葉蟬蛀過的新芽,但在不噴灑農業的情況下,茶園也容易受到病蟲危害,就算順利引來小綠葉蟬,亦無法雨露均霑的咬食每一分的茶園;加上經由小綠葉蟬叮咬過後,芽葉捲曲,停止生長,所以人工採摘不易,致使每斤採摘的成本都需提高,整體而言,這種蜜香茶不易量產,是屬於可遇不可求的茶類。這幾年經過鹿谷地方茶農與茶葉改良場的輔導及推廣,凍頂蜜香貴妃比賽茶也逐漸變成鹿谷當地的特色茶之一,由鹿谷鄉的凍頂茶葉生產合作社與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共同辦理蜜香貴妃茶的評鑑分級,以確保茶葉的品質。

下載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公眾領域貢獻宣告(CC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凍頂蜜香茶 / 撰寫者:郭立媛 / 描述文字授權:CC0 /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62087
描述文字授權: CC0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別名
蜜香烏龍茶、蜜香茶、凍頂貴妃茶、貴妃烏龍茶、蜜香貴妃茶、甜蜜烏龍茶、煙仔茶、涎仔茶。
撰寫者
郭立媛
創作者
鹿谷芯茶濃(曾獻毅)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民國/戰後時期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民國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