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焙好茶-焙籠

焙好茶-焙籠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茶葉自茶園採下來到可沖泡的茶葉,是經過多道的加工程序而成,而最後一道為烘焙,照片即為焙籠。

      目前烘焙的方式有:炭焙、電焙機及電焙籠等方式。(1)炭焙:為古老傳統的焙茶法,工序繁雜且費時,是真正考驗烘焙者焙茶功力,而經過此淬鍊後的茶葉如同藝術精品,散發著引人注目的光茫,其風味渾厚、回甘、具層次感且豐富。(2)電焙機烘焙:為目前主流方式,主要為效率高、操作簡易及溫度可控制,但缺點為熱能難穿透到茶葉顆粒內部,使茶葉顆粒內外部品質不均。(3)電焙籠烘焙:為結合炭焙與電焙機兩者功能,可定溫控制,操作比木炭烘焙簡單、省力,但過程中仍需要翻動以避免受熱不均。其加熱方式可使熱量可慢慢傳遞到茶葉內部把內部水分帶出,烘焙後品質介於炭焙與電焙機之間,目前仍可見於製茶廠或一般賣茶店家。

       由於科技日益進步,焙籠功能不斷改進與提升,目前市售焙籠已有附加可釋放遠紅外線的功能,烘焙後品質比單純電焙籠佳。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焙好茶-焙籠 / 撰寫者:余錦安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61017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其他
建檔單位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撰寫者
余錦安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10/6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