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龍骨水車

龍骨水車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ND

這組照片拍攝於2019年7月13日,共有8張照片。這個龍骨水車典藏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機具陳列館。龍骨水車又稱為翻車,在220年至280年,由三國時期魏國扶風(今陝西興平)人馬鈞發明,用來解決無水可以灌溉的痛苦。龍骨水車是用來灌溉的重要農業機具。

龍骨水車多以木材為主,車身利用木板做一長槽,規格會依照河道與高地的距離修改,長槽中會有行道板,其寬度稍微小於長槽的尺寸,用來運送水源。大部分的龍骨水車長度約為243公分,寬度約31公分,高度約為45公分,只要有水流動就可以日夜使用,可以一人至四人操作,一般龍骨水車可以使用10年以上。

龍骨水車是因外型像龍骨而稱之,使用時以雙腳踩動龍骨,輪盤上的刮水瓢即能汲水注入水槽,並引水到其它地方灌溉,多用於河岸、池塘。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屏東縣政府文化處
管理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機具陳列館
撰寫者
林思玲、王奕維、余樂筑
創作者
卡米爾股份有限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19/07/13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存放位置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農機具陳列館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檔案授權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