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天葬台

跟天葬台有關的相片,共2張
跟天葬台有關的相片,第1張
禁止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僅限公開瀏覽

本筆資料共兩段,為散文詩形式。第一段敘述西藏喇嘛天葬的過程。第一句以禿鷲的飛升、擴散帶出靈魂升天的習俗象徵。過程中,詩人看到有些被天葬師擊碎的骨肉黏著於天葬台,無法被禿鷲所食。第二段,針對此視覺經驗展開想像,詩人想及肉體的毀滅布施,使靈魂在天葬中經歷了分離又再拚合的過程。而那些無法被轉化的靈魂則成了「負面的時間」黏著於「坑坑坷坷」的「負面的空間」。「負面」所隱喻的是那些被現實「砸壓」得內凹而塞存於陰暗縫中的靈魂,那是生存所經受的傷,是對生命的執著與掙扎。(文/廖堅均)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天葬台 / 授權人:文化部典藏網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MOCCOLLECTIONS&id=26000272115。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文化部典藏網
建檔單位文化部典藏網
作者
作者: 商禽
日期
日期時間: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地名
地點類型: 不詳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