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筆資料共兩段,為散文詩形式。第一段敘述西藏喇嘛天葬的過程。第一句以禿鷲的飛升、擴散帶出靈魂升天的習俗象徵。過程中,詩人看到有些被天葬師擊碎的骨肉黏著於天葬台,無法被禿鷲所食。第二段,針對此視覺經驗展開想像,詩人想及肉體的毀滅布施,使靈魂在天葬中經歷了分離又再拚合的過程。而那些無法被轉化的靈魂則成了「負面的時間」黏著於「坑坑坷坷」的「負面的空間」。「負面」所隱喻的是那些被現實「砸壓」得內凹而塞存於陰暗縫中的靈魂,那是生存所經受的傷,是對生命的執著與掙扎。(文/廖堅均)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