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高雄港新船下水儀式

高雄港新船下水儀式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高雄港新船下水儀式

每艘新船造價達數千萬甚至上億,更是船公司的賺錢工具,相當重要。當新船要從造船廠的船台進到水面時,為了祈求在海上作業順利,漁獲滿載,都會舉行祈福儀式,即下水儀式。

首先要挑選一個黃道吉日,準備麻糬、蛋糕或發糕、三牲、鳳梨等供品,以祈求平安,而相關廠商會送上「大漁旗」祝福。吉時到時,船東在船首擲瓶,接著和貴賓們一起從甲板上往下灑餅乾、糖果、麻糬、甚至硬幣等,隨後點燃船首的鞭炮,此時船台慢慢往臨水線移動,地面上則擠滿了參加的民眾,準備各式工具,像是鍋子、倒著的雨傘、菜籃等接住各種從船上丟下來的餅乾麻糬等,相當熱鬧。麻糬代表著滿載,臺灣原住民和日本喜慶時都用麻糬請客,也有討吉利的說法,進場的人都在脖子綁條紅緞帶,象徵自己是大魚。各家船公司的下水儀式方式不一,有些採邀請制、有些則是公告在網站上廣邀民眾,或是將下水資訊張貼在公司門口。

新船整備完成補給,準備出港前,船東會宴請親朋好友、公司員工和船員、造船廠員工及中下游廠商,大家一起祝福新船平安、滿載。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高雄港新船下水儀式 / 撰寫者:國立中山大學 / 描述文字授權:CC BY 3.0 TW + /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Invisible&id=259552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產業與經濟
建檔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別名
新船進水
撰寫者
國立中山大學
資料來源
林佩穎、李怡志(2014),港都人生-鹽埕市井,無限文化出版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