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61年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

1961年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
下載數位物件授權: PDM

1961年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

  「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照片,拍攝時間為1961(民國50年)年,由王水永提供。

 

  黑白的畫面中,頭戴高帽的表演者,與另一位表演者,在掛滿字條的台前,共同把持2根長竿;穿著戲服、便服的其他人員,站在台後圍觀現況。而台下看戲的人眾多,擠得水洩不通,大部分是學生;因為髮禁的規定,女孩都留著不超過耳下的短髮。

 

  在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尚不普及的過去,看北管戲曲,就是民眾當時最佳的娛樂消遣其一。

 

  靈義郡,創立於1859年(咸豐9 年),前名「興義軒」;後來,有意避免當時的北管子弟團派別鬥爭,因此改名號為「靈義郡」。所奏提絃(椰胡)、曲調,屬於所謂「舊路」的民間業餘子弟團組織。置會館於暖暖街安德宮(媽祖宮)左側。

 

  靈義郡的迎神繞境、陣頭踩街、求龜還願、粉墨登台、喜慶排場等活動,自古以來熱鬧盛況,從未間斷。只是在北管戲曲式微後,至1996年(民國85年)前,靈義郡旗下尚餘6個組織:(1)北管、(2)什音、(3)門神、(4)大鼓(國術)、(5)高蹺獅、(6)演藝。

下載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政府資料開放授權條款-第1版(OGDL 1.0)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1961年暖暖靈義郡的演出盛況 / 撰寫者:葉文翔(亞洲數位典藏) / 描述文字授權:OGDL 1.0 /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 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259118
描述文字授權: OGDL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基隆市政府文化局
資料來源
【圖片來源】 黃素貞,1996年6月。《鑼鼓喧天:話北管‧亂彈傳奇》,頁:6。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王水永提供   //   【參考書目】 黃素貞,1996年6月。《鑼鼓喧天:話北管‧亂彈傳奇》,頁:6-7、57-59。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葉文翔於2019年6月18日引述編撰
撰寫者
葉文翔(亞洲數位典藏)
創作者
王水永(提供)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61
資料使用語言
繁體中文
媒體類型
照片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