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報》,由詩人周石輝於1930年(昭和5年)10月30日,創刊於桃園;從第45號(1932年,昭和7年10月15日)起,改由基隆大同吟社社員的張曹朝瑞、張元林父子負責發行。為25開版的半月刊物。
由於《詩報》忠實地記錄全臺各詩社之動態活動,以及提供詩友們發表創作的園地,因此,成為日治時期騷人墨客心目中的最愛。《詩報》的發行,遍及全臺,各地設有經銷處,遠及高雄、屏東、臺東,甚至小鄉鎮的二水、集集、朴子等處,無遠弗屆,成為詩友們彼此傳達訊息、與傳承漢學文化的重要載體。
儘管《詩報》刊登全臺詩友的詩稿雅作,內容大半是各詩社的擊缽吟錄、以及婚喪節慶酬酢的詩文;但從中可知悉,日治時期全臺仕紳、藝文界前輩的生活點滴。《詩報》一來可當文獻史料,二來可在高雅詞藻中,體悟前輩詩人的人生哲理。
後來二戰戰事開始,人人岌岌可危,張氏父子仍一本初衷,繼續發行《詩報》;直到二戰結束前1年,美軍大空襲,才不得不終止發行。前、後共發行14年,為日治時期漢文詩壇發行最久的雜誌,對於臺灣古典文學薪傳,貢獻良多。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